香港的學童保健計劃將脊柱側彎納入重點監察項目之一,脊骨向單側側彎成C型或雙側側彎成S型,同時側彎並超過10度以上者,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彎。每當保健計劃發現學童出現初期脊柱側彎即會記錄在案,若側彎於一定時間內未有改善則會建議學童配帶支架或施行手術。
由於人體的骨骼結構到十八歲後將固定成形,所以由發現到治療可謂分秒必爭,治療目的在於趕及十八歲前盡量改善側彎,令脊椎回復到相對正常的範圍。這段時間的中醫治療重點在糾正彎曲,由於病變部位在筋、骨、肌肉,治療上以結合推拿、針灸、正骨,效果為最全面而起效;同時患者需要改善不良生活習慣,糾正姿勢,多做伸展拉筋運動。
由於十八歲前骨架仍未定形,所以患者在治療後即使經X光確認側彎情況有所改善,仍需持續糾正姿勢及鞏固治療,不可大意,功虧一簣。以下為三點生活上的注意事項,持之以恆可有效改善病情:
–起床後向天、向左、向右伸懶腰,拉鬆以脊椎為首的筋骨;
–忌長期低頭、寒背等不良姿態,久坐一小時後應適量運動,轉腰扭腰等;
–避免使用單側受力或背負重物,如無法避免則注意勞動後的拉筋放鬆,減輕傷害。
成人患者的治療方向重點在於改善症狀。由於骨架已經固定,身體因脊椎彎曲的情況可見於特別容易勞損,受傷,例如腰痛、頸部僵緊、背痛等等。雖然骨骼結構已經基本定形,但透過針灸、推拿、正骨,仍然可有效改善臨床症狀,提高生活質素。如有疑問,可向註冊中醫師查詢。